近期,多款包含DEI元素的游戏暴死,像索尼的 3A 大作《星鸣特攻》,上线仅两周便仓促关服;万代南梦宫新作《无名九使:觉醒》首发时仅有百人在线;就连全球知名 IP《星球大战》的新作《星球大战:亡命之徒》也未能幸免。
但和上述游戏不同,虽然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在发售前,也曾多次因包含DEI元素而被玩家强烈抵制,但近日游戏发售后却 峰回路转 ,多次登顶Steam销量榜,Steam在线人数更是突破8.9万,成为EA在Steam上首发在线最高的单人游戏。
虽然截至发稿前,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已被《使命召唤:黑色行动6》挤下榜首,成为全球热销榜第二(排除免费游戏)。但即便是第二,也颠覆了不少玩家对这款游戏的预期,尤其是欧美玩家。
近些年,随着DEI(多元、平等、包容)元素的兴起, 政治正确 在欧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,导致大部分玩家已经到了 闻之色变 的程度。几乎只要是包含 政治正确 的游戏,都会在发售前被抵制。
而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作为一款融合了DEI、LGBT+、政治正确等多种元素的游戏,可以说是直接在玩家的雷点上 蹦迪 。起初社媒的风向也确实如此,还没正式发售,便有大量账号开始唱衰。
即便如此,这款游戏还是在发售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不禁让人怀疑:难道是有 内鬼 ,表面库库一顿骂,背地里却偷偷玩?
从Steam国区热销榜来看,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国内销量不高,已经排到50名开外。而在一些欧美国家,排名几乎都处于热销榜前三。
这样一看,骂的最凶的是他们,买的最多的也是他们,确实是点 记吃不记打 ,且 双标 了。
一方面,像《星鸣特攻》这类游戏因DEI元素而暴死,玩家们可以毫不留情地用差评将它们打入冷宫。他们抨击这些游戏对 DEI 元素的生硬植入,指责其破坏了游戏原本的体验,让游戏变得 说教味十足 ,失去了应有的可玩性和沉浸感。
而另一方面,同样的操作放在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上,即便是发售前深陷 DEI 争议的泥潭,但发售后玩家们仍然用真金白银将它推上了销量榜首。
对此,虽然不少国内网友调侃他们 包容性强 ,但我对这一结果却并不意外。
从《消光2》其实就能看出,即便欧美玩家们对女主形象颇有微词,但游戏的销量还是很高。甚至在发售之初,一举打破了Steam的历史热门丧尸题材游戏的记录,成为最热门的的丧尸游戏。
所以你要说欧美玩家抵制的是 DEI元素 吗?其实不然,他们大多都只是讨厌 为了丑而故意做丑角色 的游戏,对于LGBT方面也是如此。但只要不影响游戏性,这些元素大部分人都是能接受的。
比如《博德之门3》,主角都可以和一只熊 羞羞 了。
当然,也不乏一些 极端 的玩家,会对各种含有 DEI 元素的游戏进行抨击、抵制,可这毕竟只是少数。就像是这次的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,不愿意接受 DEI 元素的玩家肯定也有,但大部分都在发售前被劝退了。
而已经购买了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的玩家,基本都可以为了游戏而接受 DEI 元素,即便真的不想玩了,直接退款,及时止损即可。
话说回来,为什么《龙腾世纪:影障守护者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?首先我认为这款游戏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,比如战斗系统。其次受系列IP影响的玩家较多,毕竟初代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,最后便是不信邪的工作室粉丝了,冲着生软在游戏界的名气,就算端上来是一坨,也要尝尝咸淡。
最后,小编想问问,你认为欧美玩家是 记吃不记打 吗?